j9九游解密金正恩的体型之谜:朝鲜军力的代名词百姓心中的英雄符号2014年5月,平壤街头的宣传画悄然变了模样,金正恩的面庞从瘦削变得圆润,这一切恰逢朝鲜将一艘苏联老潜艇改造成“新浦”级导弹潜艇的军事突破。
几年后,当“北极星-1”导弹划破日本海上空,他站在元山海边,军装被风吹出饱满弧线,而朝鲜电视却播出了更挺拔的剪辑版本——这“双轨制”形象藏着什么秘密?
金正恩自2011年接掌朝鲜最高领导权后,他的体态变化就没逃过外界的眼睛,尤其是那些常年盯着朝鲜动向的国际观察家。
这一切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14年5月,那是个春末夏初的日子,朝鲜军工部门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他们把一艘老掉牙的苏联“高尔夫”级潜艇改造成了“新浦”级弹道导弹潜艇。
那天,平壤的街头巷尾多了些新鲜玩意儿:宣传画上的金正恩,脸蛋不再是早年那种削瘦模样,而是圆润了些,眼角的线条柔和了不少。
潜艇改造成功后没多久,平壤的广播里开始反复提到“自力更生”和“军事强国”的口号,街头的老百姓听着这些,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
到了2016年,这股劲儿更是蹿到了顶点。那年1月,朝鲜搞了第四次核试验,震得国际社会一阵哗然。
紧接着8月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北极星-1”潜射导弹从黄海发射出去,像一道弧线划过日本海上空,落点精准得让邻国都捏了把汗。
就在这节骨眼上,金正恩带着一队军官去了元山葛麻海岸防御部队视察。那天风不小,他站在海边,军装被海风吹得鼓起来,衣襟贴着身子,勾出一个圆润的轮廓。
可有意思的是,朝鲜中央电视台后来的纪录片里,这段画面被剪得挺讲究——金正恩的背挺得更直了些,腰线也收得更有型。
宣传部门的人心里门儿清,对外得让外国佬看到一个硬朗的,对内则得让老百姓觉得他既强壮又可亲。
2014年9月3日,金正恩带着妻子李雪主出现在平壤的牡丹峰乐团音乐会上。那晚,乐团的弦乐声绕梁不绝,金正恩坐在观众席前排,脸上挂着笑容,频频鼓掌。
接下来的日子,朝鲜的报纸、电视上再没出现他的消息,连9月25日第13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二次会议这样的大场合,他也没露面。
平壤街头的老百姓照常忙碌,但外国媒体却炸开了锅——有人说他病了,有人猜他被“软禁”,还有人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厂房里热气蒸腾,机器轰鸣,他穿着深色衬衫,额头上汗珠滚滚,手里拿着一块刚烧好的瓷砖,跟工人聊得不亦乐乎。
解说员的声音在画面外响起,语气激动:“敬爱的元帅虽然身体不适,却仍以如火的热情领导着朝鲜人民,在极度炎热的日子里前往工厂视察,令千万军民无比激动。”
这罕见的公开回应,不光打破了外界的健康传言,还把金正恩塑造成了“劳累成疾”的领袖模样,在朝鲜人心里又添了几分敬重。
有人偷偷拿出手机,对比七年前的影像——2017年,他视察未来科学家大街工地时,风衣还显得有点松垮,肩膀也没现在这么撑得开。
那时候工地上尘土飞扬,他踩着泥泞的路,身后跟着几个戴安全帽的工程师,聊的是钢筋水泥和工期进度。
这身行头可不是随便穿的。建设部门有个不成文的说法,金正恩的衣服都是专人设计,从选料到剪裁,每一针一线都得“精准到位”。
那天在和盛,他讲完户型设计后,还走到一栋样板房里,推开门窗试了试通风,蹲下来摸了摸地板的平整度。
可普通老百姓就没这待遇了,他们的衣服还得靠布票去换,样式单调,尺寸也常是大手一抓,能穿就行。
金正恩的体态变化在军事领域中的象征意义逐渐深化,特别是当他站在朝鲜人民军的指挥前线时,他的形象几乎成了军力的代名词。
2025年2月,在朝鲜人民军的建军节上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金正恩身着一身黑色军装,肩上佩戴着象征最高指挥官地位的元帅肩章,站在新型洲际导弹的发射平台前。
眼前的导弹巨型且威武,发射车的轰鸣声几乎震动了整个平壤,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燃油味和土壤的湿气。
金正恩在这样一种浓烈的气氛中,毫不动摇地指挥着面前的部队,这一场景被记录下来,成为了朝鲜宣传中的标志性画面。
画中,他站立在指挥台上,环顾四周,身形宽厚,双肩挺拔,仿佛他与那远射的导弹一样强大而不可战胜。
金正恩的形象不仅仅是个态的变化,他与祖父金日成的体态、站姿,到在公开场合中的语调,金正恩的许多举止和形象都被精心设计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以与金日成相呼应,目的是通过这种外在的相似性强化金正恩作为金日成遗产的继承者的身份。
每次金正恩出席公开活动,尤其是在国内视察时,民众总会情不自禁地高呼“金日成万岁”。这种场景在2016年视察平壤某工厂时尤为明显。
在朝鲜,金日成作为国父的形象几乎无处不在,而金正恩在继承这些象征的同时,也在不断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
在金日成的巨大画像面前,金正恩的身影似乎不再只是一个现代领导者的代表,而是家族历史长河中的又一代承继者。
每一次公开露面,金正恩的形象都会被精心设计,以确保他与祖父金日成在民众心中的形象重叠,成为朝鲜这个政权不变的象征。
他的宽厚身形在宣传中被反复提起,像是在告诉大家,这位扛得住国家的重担,跟人民一起咬牙挺过艰难日子。
那年7月,朝鲜中部地区连着下了几天暴雨,好些农田被淹得不成样子,金正恩亲自赶到受灾的咸镜南道。
宣传部门趁热打铁,把这场景印上了新的宣传册,封面上金正恩站在田间,身后是绿油油的稻田,衬衫湿漉漉地贴着身子,胳膊上的肌肉线条隐约可见。
那年秋天,收成比预想的好了些,农民们聚在村头聊天时,总会提起那次视察,说“元帅来看咱们,田里才有了盼头”。
就这样,金正恩胖胖的身形,在朝鲜人心里渐渐成了坚韧和信心的象征,像座山一样,让人觉得靠得住。
参考资料:[1]徐玉兰.金正恩执政后朝鲜媒体的传播学分析[J].东疆学刊,2017,34(1):77-83